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

时间:2025-02-07 12:17:51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5篇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5篇

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,可以寻思将其写进心得体会中,这样就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。那么问题来了,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?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,欢迎大家分享。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

“喏,这本书你该看看!”母亲对我晃了晃手中一本厚厚的书。哎,又在推荐我看名著了,我无奈地接过书,随手搁在书架上,并不打算去看它。

不久,母亲问那书你看了吗?我一脸懵懂,早就忘记了,我可是95后的青年,不想去看那本发黄的书。母亲于是说她第一次坐火车去北京,在拥挤的车厢里看到一个年轻女孩埋头看书,好奇她对什么书如此入迷?看样子像个大学生,母亲就一直观察着、等待着,终于有机会看到了书的封面,并迅速记住了书名,在回南京转车的时候就购买了这本书,瞧!书扉页上写着购于1994年6月,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团混沌刚刚落到母亲的怀抱里。

母亲喜爱的书,未必我就爱读,毕竟我们隔着一代呢。尽管这本书荣获了第xx届矛盾文学奖,但那又怎么样呢?瞧着书名就很沉重,一定是写那些大时代背景下的爱恨情仇、命运浮沉,史诗般的情节设定,书名既不婉约也不悬疑,我真不愿意费时间去读这五十余万字的书,可是母亲就是个虎妈,我还是有点含糊她。其实我的Kindle里就有这本书,我还是读电子书吧,母亲可不好糊弄,她会考问我的。

这本书写了一个穆斯林家族,六十年间的兴衰,三代人的命运沉浮。宏观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的足迹,果然是个大命题啊。关于回族,我接触的很少,之前在西安旅游时看到戴着一顶白帽子的男人估计就是回民,还有清真寺,我只知道回族人爱干净,不吃猪肉,其他就一概不知了,当然,我不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多。

边看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边惊奇书里陌生的细节,这本书用的是双线并行,穿插章法。序曲《月梦》开篇埋下伏笔和尾声《月魂》揭示答案,分别用玉和月打头命名每章节,玉与月十五章相互更替述说不同时代三代人的故事。书中小主人公新月母女都考上了北京大学,原来多少年前到如今,北大就一直是学子们的理想。这本书其实更偏重于伦理型小说范围,书中写了执念,

对宗教的执念,对玉的执念。书从1919年写起,直到1979年,一个甲子。这是两个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又交错纽结的悲情故事,三代人不同的葬礼串联起悲剧思想。在我这样的年纪看来,有些沉重,有些感伤。最后的结尾,新的一代,有了新的向真向善的人生观……我相信这位回族女作家有一颗赤子之心,她和作品一起经历了久远地跋涉。现在我的窗外是仲夏之夜,书中却是严冬飘雪,我为小主人公新月之死悲伤难过,为那个时代的悲剧不寒而栗,为自己生活在新时代而万分庆幸。

作为国粹的玉文化,我知之更少,《穆斯林的葬礼》教科书般的对我普及了玉文化知识,男主人公韩子奇,在前往麦加朝圣的途中突然改变方向,留在北京学艺,十余年后成为名冠京华的“玉王”。当看到男主人公的师傅梁亦清猝然血溅在耗时三年即将完工的玉雕《郑和航海图》上时,我爆裂出悲伤的情绪。

那件清代风格的宝船体现了匠心独运,以圆雕、镂空和浮雕结合手法,成功体现了《郑和航海图》的气势和意境,并且克服了玉雕的局限,吸收了绘画和木雕、砖雕、石刻的长处,集中了中国艺术的精髓,要知道那可是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初的民国时代啊。照现代的眼光来看梁师傅绝对是大国工匠,琢玉界的NumberOne。然而世事沧桑,不论是谁,在玉的长河大浪里都不能永远占有宝玉,国宝究竟是属于国家的。我跟着书中的人物在那个年代走了一遭,在玉的长河里遨游了一番……从商代的双钩线,春秋战国的解玉砂,到汉代的汉八刀,唐代的佛教风格……

小说最后揭秘了两个悬念,一个是新月的“妈妈”,一个是韩子奇“回回”身份,情节起伏,升华,展示了玉器行业的兴盛衰史。故事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导火线,引发玉器行业衰落,奇珍斋也从小到大,从盛到衰,直至毁灭。主人公韩子奇逃难伦敦,在异国与妻妹迸发爱情,以及最后新月与楚雁潮的超越宗教种族的爱情。我想作者塑造了一个复杂的令人爱恨交织的男主人公。他在战乱时期的命运转折,他因为穆斯林不能娶姐妹俩而放弃真爱,这点令读者难以忍受,也是他性格的污垢,他命运的枷锁。尽管他会琢玉、鉴玉;尽管他对师傅一家照顾有加;尽管他可以忍辱负重……作者塑造的女主人公新月,在她十九年的短暂岁月里,性格堪称完美,人设最高。她的人生停留在最美的一刻,她的葬礼是所有葬礼中唯一能代表“重生”的葬礼。

哲人说过:战争是人类带来的最大劫难,人的一生是一个被错误包围,同时又是一个不断与错误抗争的历程。人类犯下的许多大大小小的过失,在不同范围和不同程度上影响到了人类的历史进程。

阅读书籍为我打开了一扇透视历史与文化的永恒的窗口。世上有些书卒读一遍尚觉其多,而有些书每读一遍仍嫌其少,此书即属后者。个人的览读体验,霍达老师的每一个字中都点燃着烛芯,照我光亮。它们好像对我惊呼:如果再不勤勉于学,全部宗教都将坍塌,所有献身的美德都将干涸如陶片,人不再会为世界射出光亮……那些把知识当做炫耀时的谈资,掉书袋子的所谓读书之人,令人感到悲伤,有些人之所以读书,不是为了灵魂欣悦的澄明,而仅仅为的是取悦他们听众的耳朵。我已经大学毕业,可是我所学的知识和智慧多么像表面装饰者啊,浩淼的书,厚重的历史,使我畏惧自己的无知。

合上书页,耳边仿佛听见了新月那稚嫩抑郁的声音……

“楚老师,鲁迅为什么要写《起死》?”

“也许,他要唤醒沉睡的人生……”

“庄子为什么要给五百年前的骷髅‘起死’?”

“也许,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。人生虽然艰难,生命毕竟可贵。庄子认为人生应该像鲲鹏展翅,扶摇直上九万里,绝云气,负青天!”

西南天际,一弯新月升起来了,淡淡的棕香,若有若无……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2

我喜欢读小说,喜欢享受读完一本厚厚的小说后的成功感,喜欢品位小说中的人物形象,也喜欢去体会里面阐述的一些道理。而这一切都是源于一部曾获过“茅盾文学奖”的小说《穆斯林的葬礼》。

还记得第一次拿这本书是在高一,开始就特别喜欢作者的名字“霍达”,祂给了我一种十分豁达的感觉,本以为她的书也一样的豁达,然而我错了……

怎么也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,房间里只侑台灯那微弱又明亮的灯光,我的周围除了习题集外还侑一张张擦完泪水的面巾纸……午夜1:46分,我闭着哭红的双眼,沉重的合尙了这部让我心系的著作……

一茖穆斯林的家族,六十年间的兴衰,三代人命运的沉浮,两茖发生在不同时代。侑着不同内容却一样交错复杂的爱情悲剧。回族的女作家霍达用50余万字把一段感人至深、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用平凡的词句展现在读者眼前,使我在其中留恋往返,久不能寐。

韩子奇:从一茖流浪天涯的“耶梯目”名满京都、闪耀英伦的中国“玉王 ……此处隐藏8516个字……只知道财米油盐的人,没有文化,她不懂什么是爱情,她只知道一个穆斯林传统应该遵循的东西,她的形象,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形象。而她本身的性格刚硬,会因为韩子奇投奔蒲寿昌而放下狠话,会独自撑起家门养大幼妹,会在韩子奇不在的十年里守住奇珍斋,性格使她逼走老侯,会在知道冰玉和韩子奇有女后,无法容忍赶走胞妹;会在天星和新月的婚事上如此强硬从中干涉。一开始,看到韩太太,就会让人觉得不喜欢她。开始从头看来,她又没什么错,是性格,是命运,虽然她对新月一直很难有母亲般的爱和关怀,很是强硬很是漠然,但我相信在新月的葬礼上,她做的一切都是真诚的。

梁冰玉是为自己活着的。作为受过教育,度过北大的女性,心中有着和那个旧社会完全不同的新时代的女性意识,会想要有自己的事业和价值,不是依附于别人而存在,会想要追求爱情,可是她又是像处事未深的小姑娘一样,看不懂爱情中的骗局,看不懂爱的男人的心。受过爱的打击以后,在远离故土,身边只有从小扶持陪伴大的师兄来说,不可避免的产生了情愫。他们的爱情没错,是阴差阳错。她告诉女儿,人可以失落一切,唯独不能失落自己。这其中有很强很明显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,是这些让她离开这个家,去活出自己的模样。

新月和楚老师,是我很喜欢的人物。他们有对事业共同的追求,互相爱慕,彼此扶持,互相理解。可是他们也是苦命的一对,真的就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,楚老师的深情,新月生命的短暂。我希望把对他们的喜爱留在我心里。

天星是很善良的哥哥,知晓秘密却一直保护妹妹,知道自己的爱情被母亲破坏,痛苦折磨着他,可是想到家中无辜的妻子,他又一次选择了沉默。他的沉默不同于韩子奇的沉默,他保护了家庭,他的形象就是那个时候纯朴,善良,勤劳,却身负重担的工人形象。

淑彦是个好妻子,好朋友,她对新月的好,对家庭的付出,她也像每个女孩子一样渴望爱情。

还有很多很多的人物,蒲寿昌,老侯,梁亦清,亨特,新月的同学们。每个人物都是丰满的,动人的,都有自己的故事,而写完这长长的文字,我也更明白了,霍达说的,他只是想把这个故事讲出来,这个让人泪流满面,感叹唏嘘的故事。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4

我不喜欢这本书。她很沮丧,这让我很难过。

不知道为什么,在我看来,新月不是主角,而是他的父亲和两个母亲。我不喜欢她。我觉得她很自私。虽然她和韩子奇的爱情是在特殊的战争背景下结合的,但她真的忽略了姐姐的感受,知道姐姐是个没有知识没有事业追求的老女人,只知道她是个以男人为中心的女人,抢了丈夫!这不是逼她姐姐吗?我看到了很多反思,但没有一个是代表毕军的。也许她在别人眼里是个愚蠢的坏女人,新月间接死在她手里,但我觉得新月的死和冰玉有关系。如果不是冰玉对毕军的巨大打击,毕军可能不会如此反对新月和天星之间的爱情。我总觉得毕军受到的打击太大了。毕竟,他是他深爱的丈夫,也是他全心全意爱着的妹妹。即使是今天,谁能接受?

冰玉太自私了,她只想想念别人。她回国是真的,但是她是怎么爱妹妹的呢?姐姐问她把自己放哪了。她说你是我姐姐和韩子奇的妻子,但那是以前,现在我是他的妻子!需要亲情的时候可以随时去找姐姐要,不需要的时候用刀捅姐姐!诚然,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,但当年,被丈夫抛弃的命运是怎样的!她是新女性!新女性可以自私不顾别人感受吗?现在姐姐和姐夫没有感情了,那以前呢?你嫁给人家,也不是说没感情。既然结婚了,就要承担责任!他结婚的时候,没人逼他。他也有自己的目的!一个懦弱的男人毁了两个女人!

以下是另一篇读后感的节选,非常轻蔑。她是一个大胆、大胆的新女性。可以去找别的爱情!我不明白有多少好男人要找自己的姐夫!过分强调自由,借口新青年新文化,借口爱情什么都不管!为什么为爱犯的错一定要原谅!凭什么啊!为了爱肆意伤害别人?爱情没有错!但是我讨厌有人拿它当自私的挡箭牌!我也不喜欢你的墙,但你迂腐落后不是她的错。父亲不让她学习,她能怎么办?不解我们以她无知为借口抛弃她,她活该被男人抛弃?迂腐无知并不能阻止她的爱,她真的爱韩子奇。

在这一大堆文字的背后,我看到了知识的价值。深深爱着姐妹的贾斯珀,因为受的教育不同,在爱情和生活上都有很大的不同。她对爱情的执着,对自由的渴望,她的大胆、大胆、无畏,体现了中国青年在新时期的新气息!作为一代女性的代表,碧儿的迂腐和落后,以及对爱情的盲目和对生活的执着,让我感到悲哀.

最后,小号鲨的名言很有名!原句记不住了。深情没有错。错的是按照自己的感受去行动,明知后果却一意孤行。我不知道冰玉回家后到底在想什么。两个丫鬟伺候一个小姐是不可能的。真的能让韩子奇把你的墙摘下来吗?以爱情的名义?不是一般的狠!

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5

砣子又转动起来,他此时完全忘记了自我,把他的命、他的心都和玉融为一体。当他第一次看到那晶莹别透的玉时,他的心就被玉这件美丽的东西吸引走了,博大雄浑的千年古都使他迷恋,珠玉璀璨的奇珍斋使他迷恋,他就像一颗随风飘扬的草籽终于在这方宝地上落了下来。他的一生也将随着玉一直走下去,他就是玉王韩子奇。

在韩子奇第一次遇到他一生的归宿—玉的时候,他就爱上了这美丽的东西,三年的磨炼,三年的学徒,使他成了新的一代玉王。他对玉一生的执著让我无比尊敬。

长大后的韩子奇仍然爱着玉,执著地爱着。他爱收集玉,不是为了钱,为了张扬,而是为了实现他内心最大的愿望。他爱玉,就像爱着他的女儿、儿子。虽然在师傅去世后,他毅然选择了走,去投奔了仇人,不是因为他是小人,他只是为了完成师傅生前的心愿,完成师傅最后的作品。为了他心中的玉,为了玉匠人的尊严,为了对玉的执著,他去了。

他最终的去世和他师傅梁亦清一样,为了那心中的玉。梁亦清也是个爱玉如命的玉匠人,当他与徒弟双手紧握的时候,两代师徒就一起走向了属于他们的、用玉铺就的路。

读完这本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执著。玉匠人的执著,一生的执著让我永远也忘不了。执著到底是什么?执著就是为了一个自己心中的目标,用全身心的力量,一生的时间去努力奋斗,心无杂念,旁无他人,这就是执著。在这本书中,我看到了。

我认为,每个人都应有一个目标,执著地为之而奋斗。

从小到大,我都不曾了解执著,不懂那到底是什么。就像看书,一开始,我只关注书中的情节和人物表面的喜怒哀乐;可我没有发现,书页中还隐藏着一种精神和力量,需要我慢慢体会、细细体悟。读这本书,我真正感觉到我调动了每个感官!一开始我也有读不进去的感觉,但我坚持读下去,随后,书中人物的内心感受就传入我的脑海,这才让我第一次完全了解了书中的人物,从而获得感动和精神的给养,我感谢这本书。

现在我明白了其实执著还有很多含义。执著是一种爱,坚定如一。执著是一种理想,永不言败。执著也是一种信念,坚持奋斗。执著还是一种坚守,决不放弃。执著更是一种行动,奋勇向前。执著的最高境界,就是一种精神,有了这种精神,就可咀穿过一切风险,打倒一切敌人。

感谢韩子奇,感谢玉匠人。是他们教会我执著。感谢《穆斯林的葬礼》,感谢霍达,是他们打开了我心灵的大门。他们使我感悟执著!

《《穆斯林的葬礼》读书心得15篇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